PayPal是我正式進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從沒想過這一待就是五年,離職的這一天,覺得非常不真實,也非常捨不得,這一份工作給予我的收穫太多太多,會是我一輩子珍惜且感恩的工作!
上班的最後一天,我特地去了一趟公司(上一次進公司是兩年半年前Covid還沒出現時!),和幾位較好的同事道別,也和這個承載了好多回憶的公司道別,心裡雖然不捨,但很踏實,因為我知道這份工作帶給我的影響不會因為離職而結束,而我將帶著這5年來的收穫繼續前進、更加進步。
而另一個最好的紀念方式,就是分享這五年來我學到的那些大小事…
不讓慣例成為枷鎖,當自己的拓荒者
- 在我以正職身份加入之前,PayPal會計部門從來沒有聘過應屆畢業生,就像所有產業界的慣例,他們總是從事務所聘人,而我在實習期間建立的人脈和名聲,讓我成為了第一個例外!
- 加入團隊的第三年,我一直試著要轉調其他組別,卻因為公司「有缺才招人」慣例,一直無法成功,最後,我直接和會計部最大的VP老闆談,請他給我這個機會,讓我成功轉組!
雖然是洋洋灑灑的寫下這些豐功偉業,但其實我每次都只專注於當下想要達成的目標,完全沒注意自己正在做一件以前從沒發生過的事!意識到自己做了這些改革是我離職那天和大老闆談話時,他提起這些往事,並說「謝謝妳為公司帶來了許多很棒的轉變。」聽到他這席話,我當下真的差點落淚,原來我這5年來的努力與執著都沒有浪費。也因為他的這席話,更讓我相信,沒有先例沒關係,只要目標清楚,努力嘗試,我們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拓荒者,開創前往目標的道路。
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
“Little things make big things happen”
John Wooden
你是不是偶爾會接到一些你覺得很無腦、很浪費時間的工作?如果只想快點做完,依樣畫葫蘆的無腦操作,你可能就錯過了”make big things happen“的機會!
在公司的第三年,我做了一次內部轉調,因為和新老闆過去沒有交集,所以完全沒有任何老闆和員工之間的信任基礎,他對我的能力理當有所懷疑,後來,卻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讓他對我完全改觀。有天新老闆請我幫忙下載一些數據,說是每月營運效率分析報告要用的。他沒有請我做這份報告,而僅是「下載數據」,因為報告一直都是他自己在做,之前的職員也都是幫忙下載數據而已。我聽他了指令,下載了數據複製到他寄給我的Excel檔案,打開檔案時,我稍微看了一下檔案裡他做的分析內容,發現只是幾個很簡單的數據分析,卻沒有建立公式,所以每個月下載新數據後,他都要再一個個手動更新他的分析報告,於是我除了更新他要求的數據,也順手幫他加了幾個公式,才把檔案回傳給他。他收到檔案後,非常驚喜的跟我說:「這個報告我已經做好幾年了,從來沒有人像妳這樣試著去了解這份報告,更沒有人嘗試去改善它,我終於可以了解為什麼大老闆會把妳留下來了!」
下載數據本身是一件沒有學習成果的無腦工作,一開始我也覺得很沒意義,但是當我多花了幾分鐘閱讀這份報告、再花幾分鐘加個簡單的公式,突然從這分無腦工作中學到上級們都用什麼KPI去看營運效率,甚至改變了老闆對我觀感!一個花我不到兩小時的工作,帶給我如此大的幫助,這不就真真實實驗證了Little things make big things happen?
「把簡單的事做好、從小事做起、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類似的人生哲學引言已經聽到爛掉,但我是這些年在職場上走跳才真正體悟這個道理。
懂的變通,人生海闊天空
Agility:the ability to move quickly and clearly 是最近在美國職場上很夯的詞,中文有人將它翻成靈活性。Agility一詞本來在軟體開發或專案管理中才會出現的詞,但這幾年市場的變化多端:股市起起伏伏、疫情又快又急,戰爭說來就真的來……,於是各種學者、顧問、分析師開始將Agility一詞用於企業管理,強調有Agiligy靈活性的公司,才有辦法在市場生存。(參考更多:Business Agility: What Is It & Why Is It Important?)
我們不是CEO、CFO,就先不擔心公司的生存問題了,但我認為Agility放在上班族的職場人生也非常受用!在企業裡,常常是「上面的人」說了算,他們每一句話就是我們職場人生的「市場變化」。例如,有時候一個專案可能做到一半經費被調整、人力被調走等原因被告知專案作廢,然後呢?花了大半年才有的收穫直接沈入大海,然後年度考核的時候你沒有半點成果可以展現?這種鳥事就曾發生在我身上,還不只一次(氣啊~!),第一次我還傻傻讓他們說了算,第二次的時候我發覺這樣不行,再這樣下去,我什麼也完成不了,因此我做了以下的變通去應對眼前的「市場變化」:
- 用數據說話:彙整了專案目前有的所有成果,展現我們已經為公司帶來的價值,也分析如果完成這項專案可以帶來效益: if we can successfully launch the project, we can save $$ labor cost / save xx working hours / reduce risk in XX 等。
- 依情況修改專案計畫:知道上司們對於這份專案要再繼續投入的成本和報酬有所顧慮,我說服專案裡的工作夥伴,讓他們答應將這項專案放他們工作的第一順位,成功打把專案的預計完成日期提前,向上級表示我們「就差一點點時間」
- 尋找其他資源:和可以從專案中獲益的各組老闆面談,強調如果這項專案停擺他們會受到的這種影響,獲取他們的支持,幫忙分攤經費和人力的資源問題
這些「變通」讓我成功說服「上面的人」這項專案可以暫緩,但不應該停擺,所以我最終獲得了可以繼續進行的通行證,只是有效日期延後一季才生效。這當然不是最佳的結果,但至少我救回了我的專案,專案暫緩也讓我有更多時間整理專案的各種文件紀錄,幫助我之後在執行專案的時候更有效率!如果不顧眼前的形勢,執著於原先計畫好的路,可能永遠走不到目的地。這就是所謂的Agility靈活性。
學會拒絕,溫柔而堅定地拒絕
在職場上,我總是以「能做夥伴,就不當敵人」的態度對待各種難搞的同事,在英文裡,會稱我這種人為people pleasing或conflict-adverse。這樣做確實讓我成功和很多難相處的同事建立能夠互相尊重及幫忙的工作關係,然而,偶爾就會遇到利用我這種個性,佔我便宜的惡劣同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把他自己的工作都推給我,遇到這種狀況,我總是好聲好氣的問對方:「這個項目你要做吧?」,然後當然就是收到一個「喔不,妳做就很好了」,然後下線掰掰,變得好像沒有完成就是我的問題。最後就是我自己在那邊做的要死,氣得半死。
另一種常見的狀況是要我完成某個工作,但是給一個很不合理的時限,過去的我都會不疑有他,反正就是加班個一兩個小時,把它做完就對了,後來才發現,其他同事都會直接回:「為什麼要今天就給你?我這週很忙,下週再給你」句點結束,沒有要跟你商討的意思。原來還可以這樣啊~我像是發現新世界一樣,對於我的美國同事們這樣強硬的態度感到訝異(我骨子裡的亞洲魂還是很強大的啊)。
我沒有想要成為像他們那樣不給溝通空間的人,但他們確實讓我發現自己過於害怕衝突、不懂拒絕,而這樣的態度在美國職場裡,絕對吃虧。至今我也還在練習,練習不再丟「問句」,而是「肯定句」:「這個項目在你的工作範圍內,那就交給你了」;練習表達自己的需求:「我有一個今天截止的項目要完成,最快要後天才可以回覆你要的東西,你不能等的話,問問看別人比較好。」一點小小的改變,就能看到很大的不同!如果因為害怕衝突、怕麻煩就無限讓步,最後吃虧的就是自己。
適應環境,也保有自我
最後也最重要的一點:不失去真實的自己。這是我在美國工作5年,時不時會檢驗自己的一點,尤其和一堆老美交際應酬完,或是從一些混亂到不行的會議走出來,我就會問自己,剛剛那個談笑風生、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還是我嗎?有沒有背離本來的自己?
每一個工作環境都有不同的地方,每到一個新的環境,我們都會觀察,練習,然後調適,讓自己盡可能地順應當地的文化不去踩雷,有時候,甚至會了得到肯定,將自己包裝成公司文化下最得寵的那個樣子,例如,為了能跟老美上司有更多互動,開始看一堆自己不喜歡的美國運動賽事; 為了得到上級的重視,爭取和自己興趣無關但高關注度的專案; 為了和同事建立關係,煙酒不沾的自己開始跟著喝到半夜…… 事情可大可小,可長可短,或許一開始覺得為了成功,做這一點改變沒什麼大不了,但久而久之,我們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變成自己都不認識的那個樣子,而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這個現象就好比青春期時,班上總會有一些人緣特別好的同學,他們永遠獨領風騷有一群小儸儸跟著,而我們普通人只要跟著他們的腳步絕不會出錯:買他們穿的鞋子,看他們看的電視劇,參加他們參與的社團,即使那些都跟自己的興趣大相徑庭,我們確實可以因為這樣跟著成為「受歡迎的人」,卻也成了「不快樂的人」。
不是所有改變和跟風都是不好的,我想強調的是,做這些改變的同時,正視自己的感受,如果這些改變帶改你快樂,那恭喜你,這個公司文化是適合你的,然而,如果這些改變讓你壓抑了本來的自己,那你可能要問的是這個環境真的適合自己嗎?
成功不是因為你在哪個國家、哪個公司就職,成功是因為你找到了能夠發揮所長的機會和環境。
總結
要把5年來的學習歷程濃縮成一篇文章有夠困難,夜以繼日、改了又改才決定交稿,而上面分享的這幾點是我認為影響我最深遠的,是我希望自己每一年都可以再回頭過來提醒自己的幾點。
現在我將帶著這些寶藏前往下一站了,期待未來的改變和成長!